上热搜!在耳朵里挖呀挖,为啥越挖越多?正确的掏耳朵方法是……
有一种爽叫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在耳朵里挖呀挖呀挖
还有一种更爽的叫
掏出耳朵里的
陈年耳屎
你是不是没事也爱掏耳朵?
耳朵痒
都是耳屎在作祟吗?
……
掏耳朵只是一时爽
其实背后暗藏着好多危险
今天(6月9日)
#没想到耳屎竟然会越掏越多#上热搜
没想到吧
怎么会这样呢?
截至9日15时50分
该话题
#没想到耳屎竟然会越掏越多#
话题总览次数达1.7亿
为什么耳屎会越掏越多
接下来
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
掏耳朵为什么那么爽?
当细长的挖耳勺探入黑洞洞,从那狭长的外耳道挖出一坨坨耳屎时,触电般的迷之快感让人欲罢不能,爆棚的满足感常常觉得极度过瘾……
因此,有人沉迷于掏耳屎,经常给耳朵“搞卫生”。
为啥掏耳朵那么爽?
我们的耳道敏感,有非常丰富的神经末梢。当掏耳勺和棉签触碰摩擦时,就像人体其他敏感部位受到刺激一样,会产生强烈的酥麻和满足感。
所以,当我们把一大坨耳屎掏出来后,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升华,简直让人迷醉。
经常掏耳朵会怎么样?
近年来,因为掏耳朵出问题的人还真有——
浙江温州:有个小伙掏耳朵时下手有点重,棉签捅破了鼓膜,耳朵都听不清楚了。好在治疗后,听力得到恢复。
陕西西安:4岁男孩帮妈妈掏耳朵,妈妈不慎拍打挖耳勺后将其推入耳朵深处。结果眩晕一个月,严重时无法下床。做了听骨链重建手术后,才恢复正常。
湖南株洲:30岁的王女士喜欢去按摩店采耳,结果耳朵里长出很多霉菌一样的东西,被诊断为左耳真菌性外耳道炎。
也就是说,耳朵不是你想掏就能掏。
掏耳朵其实是个有难度的技术活,普通人自行掏,不一定能掏得对。
图源:新华社发(郝群英 摄)
耳屎的形成
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,其淡黄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,俗称耳屎。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;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,俗称“油耳”。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,平时借助咀嚼、张口等运动,耵聍多自行排出。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,阻塞于外耳道内,即称耵聍栓塞。
耳屎的作用
●耵聍(耳屎)第一个优点就是防御功能,耵聍结成片状或堆状的耳屎,可以有效避免飞虫、蟑螂等进入外耳道深部、损伤鼓膜。
●耵聍含有一定的油性,可以防止外耳道的皮肤过于干燥,避免受到真菌等感染,也可以在外耳道进水时,形成疏水层,保护耳朵。
●耵聍呈酸性,可以维持外耳道正常的酸碱度平衡。
耳朵瘙痒
不一定是耳屎的“锅”
耳朵痒,是不是第一反应就觉得是耳屎多了、耳屎在捣乱?
其实导致耳朵痒的原因很多,不一定是耳屎的“锅”,常见的原因有:
01上火
有时耳朵痒是上火导致的,饮食辛辣或频繁的熬夜也会导致耳朵发痒。
02不良的掏耳习惯
耳屎挖得太干净等不良的掏耳朵习惯,更易使外界的有害物质进入耳朵,同时也会导致外耳道干燥,从而引发耳朵瘙痒。
03外耳道炎或外耳道湿疹
一旦外耳道进水后,外耳道皮肤潮湿,加上不良的掏耳习惯损伤外耳道皮肤后,容易导致外耳道发炎,出现耳内闷胀、疼痛等不适感。
04过敏
当过敏性疾病发作时,有时也会引起外耳道瘙痒。
05螨虫
如果螨虫跑到了我们耳朵里,我们也会觉得耳朵痒。
没掏的耳屎都去了哪里?
那些没被“掏走”的耳屎
最后都去了哪儿?
答案是:
它们有100种方式随机“掉落”
大部分人的耳屎会自动排出,它是人体代谢产物,会随着我们进食、说话、运动等动态自行排出。比如当你在做日常的咀嚼时,颞颌关节会来回运动,耳屎就会被自动排出外耳道。只有少数人会因遗传等原因有“油耳”,耳屎不易自行排出,聚集在外耳道,形成耵聍栓塞,导致耳闷、耳鸣、听力下降等状况。
这类人群建议3~6个月去次医院,找专业医生取出耳屎,而非自行采耳或找采耳师。还有一些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,耳屎无法正常自行排出,堵塞形成耵聍栓。
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,需到医院进行检查,必要时进行清理。
掏耳朵有哪些注意事项?
说了这么多
想掏的人肯定还是管不住手
毕竟痒起来,真的……
忍不住啊
医生表示,原则上不建议掏耳朵,自行掏耳朵要注意:
①器具干净,不能张三掏了李四掏。
②掏的深度一定要掌握好,太深了有可能导致鼓膜穿孔。
③力度要适中,在自己感觉到没有耳痛的前提下掏耳朵相对更安全。
视频来源:央视网
在小小的耳朵里挖呀挖呀挖
网友:“我以后不挖了”
最后记住
掏耳朵虽然爽
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哦~
春城晚报-开屏新闻综合自广西疾控、央视网、丁香医生、生命时报、深圳卫健委、武汉协和医院、百度百科、微博评论等
责任编辑 吕世成
责任校对 猫恩泊
主编 武熙智
终审 编委 陈洁